COD国标检测方法

对5种化学需氧量(COD)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监测方法对比分析,对比了不同标准的适用范围和检出范围,并对比了不同标准的方法的监测原理,得出分析人员应根据不同水样和氯离子浓度来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但是对于地表水,当氯离子浓度大于1000 mg/L或者浓度更大时,除了对水样进行稀释以外,还缺乏合适的标准监测方法。

化学需氧量(COD)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是环境监测过程中主要的监测参数之一。化学需氧量越高,就表示水的有机物污染越严重,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对对水生生物造成持久的毒害作用。化学需氧量监测方法主要有重铬酸盐法,分光光度法,和快速消解法等。本文将对化学需氧量(COD)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监测方法对比分析,为监测分析人员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1、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发布的化学需氧量(COD)监测方法

从1989年开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共发布了六项标准用于监测化学需氧量,六项标准全部列于表1中,其中《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替代了《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GB 11914-1989,那么用于监测COD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只有五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文中用标准1-5分别代表《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T70-2001、《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高氯废水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HJ/T132-2003和标准《海洋监测规范 第四部分海水分析 碱性高锰酸钾法》GB 17378.4-2007。

1.1、不同标准的方法适用范围和检出范围

标准1适用于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不适用于含氯化物浓度大于1000 mg/L(稀释后)的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当取样体积为10.0 mL时,检出限为4 mg/L,测定下限为16 mg/L。

标准2和3专门用于高氯废水COD监测,这两种高氯方法都可以消除高氯离子含量对COD 测定的干扰,可作为高氯废水中COD 测定方法,前者适用于氯离子含量小于20000 mg/L的高氯废水中COD的测定,方法检出限为30 mg/L。适用于油田、沿海炼油厂、等废水中COD 的测定。后者适用于油气田和炼化企业氯离子含量高达几万至十几万毫克每升高氯废水COD的测定,方法的低检出限0.20 mg/L,测定上限为62.5 mg/L。

1.2、不同标准的方法监测原理

标准4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COD的测定,对未经稀释的水样,其COD测定下限为15 mg/L,测定上限为1000 mg/L,氯离子质量浓度不应大于1000 mg/L。对于COD大于1000 mg/L或氯离子含量大于1000 mg/L的水样,可经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该方法节省了做样分析时间。标准5是海水分析标准,主要用于大洋和近岸海域及河口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标准1、2和4《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T70-2001、《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T828-2017和《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都是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由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计算出消耗氧的质量浓度。标准1是用硫酸亚铁铵的消耗量来计算COD值,标准4直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值,而标准2则是经过氯离子校正后再计算COD值。

标准3和5都是在碱性条件下,加一定量高锰酸钾溶液于水样中,以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加入过量的碘化钾还原剩余的高锰酸钾,以淀粉做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的碘,换算成的浓度来计算COD值,只是前者需要进行K值校正。

2、结论

通过比较5种COD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分析人员在分析水样COD时应根据不同水样和氯离子浓度来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但是对于地表水,当氯离子浓度大于1000 mg/L或者浓度更大时,除了对水样进行稀释以外,还缺乏合适的标准监测方法。

哈希CODMAX II在线自动监测仪